注册
登陆 |
网站首页
我在阿富汗
业务范围
记录阿富汗
经济市场
民风习俗
矿产资源
经贸时政
概况
专家委员会
视频分享
外界眼中的阿富汗
贸易经济共同体
民风习俗
经济市场
民风习俗
矿产资源
民风习俗
当前位置
:
主页
>
民风习俗
> 民风习俗
入乡随俗,阿富汗的风土人情
时间:
2021-07-02
阿富汗人在生活风俗和饮食习惯等方面,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很大。他们对伊斯兰教十分虔诚,严格遵守5条教规(又称作“五功”)。每天要在晨、晌、脯、昏、宵五个时辰面向麦加方位礼拜,每周的星期五,他们通常还要举行一次主麻拜。“主麻”在阿拉伯语中意为“聚会”,因此,星期五又称为聚礼日。
开斋节和古尔邦节是阿富汗人一年中两个重要的宗教节日。尤其是古尔邦节更是十分隆重,类似我国汉族的春节。“古尔邦”即“献牲”之意,因而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每逢此节日,穆斯林就要沐浴礼拜,并宰羊或骆驼、牛来待客或作为馈赠品,以示纪念。在斋月里,各地城乡的饭馆、茶楼、商店都要停业,白天,人们虔心诚意地不进食,夜间,大家明灯高悬地来欢庆。
(宰牲节)
阿富汗人常以各种装束来表明各自的身份。乡间妇女外出时,往往戴着面纱。城市的上层妇女,戴面纱者已越来越少了。从事普通工作的一般男人,往往是头缠粗布的大头巾、留浓重的大胡子,而知识分子,绅士或富商巨贾的装束打扮,穿着轻皮鞋,经常穿着西装。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等级身份的人的装束区别,将日趋消失。
(阿富汗的装束)
阿富汗这个穆斯林国家,按风俗妇女须终生戴面纱。且这种面纱极长,从头一直拖到脚跟,将整个身子裹得严严实实。面纱的头部正面开两个小洞,以窥外界。
阿富汗人很喜爱喝茶,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炎夏,几乎天天离不开茶。即使是贫困的人,每日也不能不喝茶。阿富汗人很好客,他们对待来访的客人诚恳、热情,不管客人是否为伊斯兰教徒,都一视同仁。他们通常用羊肉款待客人,有的甚至还用全羊来款待贵宾,以表示对来宾的格外尊敬。他们也十分注重礼节和礼貌,在路上遇见亲友或者与来访的客人见面时,都要用右手按住胸口,频频点头,并说:“安技嘎利贡”(意为“愿真主保佑您”),以示尊敬对方。他们一般不施握手礼。
(收拾羊肉招待客人)
在日常食物中,普通的阿富汗人以烤饼和一般蔬菜为主,而上等人则以大米和牛羊肉为主。阿富汗人主食多以面食玉米面饼为主。他们的口味一般比较重,不怕油腻。他们大都比较喜爱吃以焖、煮、烤、炸烹制的菜肴,肉食品以牛、羊肉为主,忌食猪肉,也不爱吃海味和鱼虾之类。
(阿富的饮食,手抓饭,烤肉)
阿富汗的婚俗受伊斯兰教的深刻影响,阿富汗人的家庭是一个封闭的小天地。男子是家长,妇女要绝对服从丈夫。妇女除了对自己的丈夫外,禁止向任何男人露面,而外出时,经常要戴着面罩。阿富汗的女性是封闭的。而阿富汗的婚姻很富有特色,阿富汗人求婚是由男方先提出。待女方同意后,便在女方家举行订婚仪式,这时姑娘要回避。在过门的前几天,新郎家要给新娘送来贵重的聘礼,这种送聘礼的仪式叫作“乔拉”。迎娶之日,男方在为亲友们举行婚宴后,才去新娘家迎亲。穿着吉服,戴满首饰的新娘热泪盈眶,嘤嘤而泣,新郎则兴高采烈。举行婚礼时,由村里的三位长者轮流询问新娘对这门亲事是否愿意,新郎则由阿訇做同样的询问。接着新郎新娘各由一名长者拉着去触摸双方父母的脚。
(举办婚礼的酒店)
(糖果)
(婚礼现场)
婚礼七天后,新娘乘轿子回娘家小住几日,此后,新娘不再乘轿。在阿富汗,各地的婚俗各有特色。在某些地方行“摆库礼”;有些地方流行“抢婚”;有的地区,新娘每一次回门时要将煮熟的羊肉和水果带回娘家。在有些地区,还有新郎的舅舅向新郎索钱、女方的邻里向新娘的父亲要钱的习俗,但后者索要的钱是买新婚礼物的。如果女方提出离婚,那么她再嫁人时,她的再婚丈夫要付给前夫两倍的婚礼费用。如果是男方提出离婚,女方重新嫁人时,这个新郎丈夫则要自觉偿还前夫与妻子当时的婚礼费用。
应原创作者要求本文转载于微信公众号“阿富汗工贸”
上一篇:我在阿富汗风雨十年
下一篇:没有统一供应自来水的阿富汗,如何用水的?
在线咨询
二维码
QQ客服一
QQ客服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