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眼中的阿富汗
外界眼中的阿富汗

当前位置: 主页 > 外界眼中的阿富汗 > 外界眼中的阿富汗

南方周末:连线阿富汗华商:“时不时的零星枪声”,“人们已不愿再打仗了” 时间:2022-01-11

连线阿富汗华商:“时不时的零星枪声”,“人们已不愿再打仗了”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毛淑杰 南方周末实习生 杨骋宇

责任编辑:姚忆江 网络编辑:解树

 

“塔利班这么顺利进入喀布尔,可能跟民心思定有关。打了整整40年了。之前有个阿富汗朋友说,‘我们打了两代人,也该停了’。”
“一位阿富汗朋友告诉我,要让他再回到20年前,他是不愿意回去的。所以,很多阿富汗人对20年来的经济发展,还是持肯定态度。”

1.JPG

8月15日,塔利班武装人员在阿富汗拉格曼省米特拉姆街头乘车经过。 (新华社/图)

2021年8月15日上午,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中国城”暂停营业。这里位于喀布尔繁华的商业区。每到上下班时间,楼前的十字路口总是堵起长长的“车龙”。

15日中午时分,来自各方向的车辆依然源源不断在这里汇聚。不同于往常的是,车流中的武装警卫车辆明显变多。中国城负责人李西京从诸多渠道得到消息:“塔利班要进城了。”

李西京于2018年来到阿富汗,深入参与喀布尔中国城项目的建设与运营。他和团队将“Made in China”的优质商品带到阿富汗,希望打造阿富汗的“中国商品集散地”。

如今,阿富汗即将“变天”,而李西京和团队选择了留守。

“我们认为总的趋势来看,阿富汗的局势会慢慢向好。所以我们才有决心下这么大力气来投资。”李西京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打了整整40年了,人心思定。正如之前有个阿富汗朋友所说,‘我们打了两代人,也该停了’。”

“阿富汗朋友希望我们能平安”

南方周末:现在中国城周边的安全情况如何?经营是否受到影响?

李西京:14日晚大约10点多,军用飞机就开始在天上闹腾。15日早上大约5点半,我再次被飞机的轰鸣吵醒。后来据在机场附近工厂的同事证实,这是美国人在撤侨,而且派出直升机保护。

15日一大早,在网上看到塔利班已占领了24个城市,还有十个城市没占领。不久就没了网络。随后打开用国内手机流量上网,更多的信息接踵而来,真假难辩。国内的信息、问侯应接不暇。但时间不长国内流量也用完了。

15日上午10点左右,机场方向传来一阵枪声,不激烈,后来又有时续时断的零星枪声。上午,中国城门前的十字路口,堵车非常严重,而且时间较长。平时只是下班时间堵,这次武装警卫车辆明显变多了。

中午让国内的朋友给手机充值,随后才连上了网络,突如其来的消息令人难以置信——“加尼总统准备向塔利班移交权力,新的临时过渡政府成立。”15日下午2点30分,同事发来信息,得知塔利班已进喀布尔城。同事看到塔利班士兵正在公园里休息。

下午,中国城门前的十字路口行人,车辆明显减少,稀稀拉拉的。除了听到时不时有零星枪声,未见有大的动静。昨晚到阿富汗朋友家,路上见到一辆塔利班的悍马装甲车在路中间值勤,其他的未见异常。

这几天阿富汗的局势比较紧张。出于安全考虑,中国城从15日上午开始暂时停业,后续根据情况再决定是否开业。

南方周末:近几日阿富汗塔利班迅速占领阿富汗多个主要城市,你与阿富汗的当地人对此都有哪些交流?

李西京:很多阿富汗的商人都希望与中国城建立联系,这两天也有很多阿富汗企业老板、商人朋友都来向我们报信。说形势不太安全,可以帮助我们,遇到一些紧急的事件,也会随时与我们沟通。

有一位阿富汗朋友专门联系我,问我在中国城是否安全。如果有安全问题,他可以为我们提供安全保障。所以这两天,我们收到了很多善意和关心。

我也和这些朋友打过很长交道,我知道他们说这些话并不是在客套,而是真心希望我们能在现在的情况下平平安安,不要出事。

“人们已不愿再打仗了”

南方周末:阿富汗人对目前的局势持怎样的态度?

李西京:打了40年了,人们都不愿再打仗了。曾经有阿富汗朋友在聊天中提到,“我们都打了两代人了,不想再打下去了”。这些话着实听得让人心酸。

我在跟阿富汗商人、学者接触过程中发现,经过长年战乱,大部分阿富汗国民都人心思定,希望有一个和平、安全的环境,来解决他们经济、温饱和民生等问题。因此,对于未来阿富汗的发展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民意基础。

这次塔利班如此顺利拿下这么多城市,最后进入首都喀布尔,我觉得可能与民心思定也有关系。

南方周末:阿富汗局势是否影响到了生意?

李西京:战乱、疫情确实给我们的生意带来了一些影响。比如我们在国内的很多合作企业,受疫情影响到不了阿富汗,运输、物流等成本增加,也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尽管存在这方面影响,但我们的工作一直没有停,一直在积极地推动在阿富汗的贸易工作。我们的工业园项目,电缆生产线现在已经安装到位,注塑设备已经投产,我们的日化产品也开始生产,还有涂料等产品都已经通过多方的努力,开始进入生产和试生产阶段。

未来是否会出其他问题很难预判。但是总的趋势来说,我们认为它是会慢慢向好的,所以我们才有决心,下了这么大的力气来投资。

“他们削尖了脑袋想发展经济”

南方周末:中国城在阿富汗有哪些业务,是何定位?

李西京:我们公司从2002年3月就在阿富汗投资设立了办事处。“中国城”的项目也是2016年响应“一带一路”号召立项,于2018年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落地。当前,中国城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拥有一座11层的高楼,经销商品包括家电、日用小百货、日化、办公用品等,属于中国企业在阿富汗比较大的中国城项目。

之前很少有中国企业到阿富汗做生意,反而是一些阿富汗商人到中国做贸易,比如采购一些廉价、低端产品到阿富汗销售,影响了中国商品的口碑。而我们希望通过中国城把中国优秀的企业、先进的技术、优质的产品介绍到阿富汗来,改变阿富汗市场对中国产品的认知。

南方周末:据你观察,阿富汗经济水平怎么样,人民生活得好吗?

李西京:阿富汗经济基础比较弱。阿富汗国产工业品的市场占有率仅有5%,剩下95%的工业品要靠进口。我们曾经去阿富汗工业园参观考察,不少企业技术水平只能说是手工作坊阶段,和中国七八十年代技术差不多,不过近两年也有一些工业水平不错的企业出现。

来阿富汗后感触最深的,就是这些阿富汗人都是削尖脑袋想做点儿生意,但他们的经济基础确实很薄。所以,就像我们上世纪80年代一样,“有想法,没能力”。

阿富汗政府部门都对中国企业抱有很大的热情。我们在阿富汗待了这么多年,无论是普通老百姓、商人、大家族或政府,都希望和中国做生意。他们了解中国的技术能力和建设水平,希望得到中国的帮助和支持。他们也希望,有一个强大的阿富汗中央政府,把经济搞上去。

一位阿富汗朋友告诉我,要让他再回到20年前,他是不愿意回去的。所以,很多阿富汗人对20年来的经济发展,还是持肯定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