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风采
联盟风采

当前位置: 主页 > 联盟风采 > 联盟风采

第四届“跨喜”论坛闭幕 专家学者如何解读缅中关系的现状与未来? 时间:2019-12-10

中阿经济共同体于2018年9月11日成立。媒体报道如下:

  9月12日,第四届跨喜马拉雅(以下简称跨喜)论坛在中国云南省德宏州闭幕。本次论坛主题为跨喜合作:从理论到现实。期间,缅中两国专家学者就跨喜地区互联互通新进展、产业产能合作进展、中印合作之道三个论题展开充分交流。

 

1.webp.jpg

雷著宁:

缅甸GMS经济走廊建设已取得进展

区域互联互通还需加强

       中国云南省社科院缅甸研究所副所长雷著宁称,缅甸地理位置特殊,是东盟非常重要的经济发展地带。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政府的忽视,缅甸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跟东南亚其它国家相比仍较为落后。

 

1575969928766084.jpg

       从1988年以来,缅甸修建了13650英里的道路,但是40%的亚洲高速公路在缅甸境内仍低于三级公路的标准,并且缅甸与邻国之间也不甚畅通。这表明,缅甸的政策实际上仍旧在向内看,在区域互联互通上的进展仍然有限。

       但是,缅甸在区域合作框架的建设上进展良好,特别是GMS经济走廊,其包含的5个框架都已经在建设升级中,其中东西经济走廊和南北经济走廊已连为一体。另外,缅中边境经济合作区,也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宋清润:

缅中产业产能合作机遇中带挑战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宋清润认为,缅中的产业产能合作机遇无限,但也面临诸多挑战。他称,目前中缅经济走廊的建设正在逐步推进,中国对缅甸的协议投资额大概超过260亿美元,具体合作包括产业园区和经济特区、石化合作、重要资源能源领域合作、纺织业合作。

  

1575969955781504.jpg

       缅甸独特的区位优势、富有潜力的经济空间和缅中邻国地缘优势,为缅中产业产能合作提供了巨大机遇,但是,缅甸目前不甚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缅甸部分官员和民众对“一带一路”建设的理念误解、缅甸民主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诸多社会问题、缅甸长期存在的民族冲突也是合作面临的巨大挑战。

吴妙盛瑙彦:

缅甸已签署“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

加速促进缅甸经济发展

       缅甸贝达研究院院长吴妙彦盛瑙彦发表缅中产业产能现状主题演讲,他称长期以来中国都是缅甸的最大投资国,但随着缅甸对外开放的加速,新加坡、日本等国家的在缅投资占比也大幅增加,中国应该对此引起注意。

1575969988574309.jpg

       近期,缅甸签署了“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BCIM项目也正在建设中。从当前实际看,投资、融资会成为这些项目建设过程中缅甸面临的大问题,希望缅中经济走廊、缅中边境经济合作区等项目能促进缅甸经济发展,希望缅中产业产能合作项目和缅甸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项目能顺利展开。

  

640.webp (1).jpg

       论坛现场,有来宾就缅甸“劳工质量”对吴妙彦瑙盛发问,是否必要在缅中边境建立缅甸劳工培训平台?

       吴妙彦瑙盛回答称,他认为提高劳工素质是好事,希望缅甸劳工不仅能得到中国的技能培训,还能得到其它发达国家的培训。缅甸应向中国沿海地区学习,通过借鉴别国的优秀经济模式和经验技术,来促进自身发展。

吴哥哥莱:

缅甸愿发挥区位作用

促进缅中印友好合作发展

       缅甸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主席吴哥哥莱就中印邻合作之道发表看法,他认为位于中国和印度之间的缅甸,更愿意让自身的区位优势成为促进三方良好合作的助推器。

 

6.webp.jpg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缅甸与中、印两国就一直分别有合作。缅中合作项目有缅中经济走廊、皎漂经济特区,缅中油气管道等,缅印合作项目有缅、印、泰三边公路和卡拉丹多式联运等。目前涉及缅、中、印三方的项目是BCIM经济走廊,缅甸想要进一步推动这个项目,让其惠及三国更多贫困地区和当地人民。

 

7.webp.jpg

       缅甸自身努力,突破现实挑战,将中南半岛和经济走廊连接在一起,将很多金色国门通过印度、中国连接在一起,实现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