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时政
经贸时政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贸时政 > 经贸时政

疯涨7000点!离岸人民币逼近6.50 时间:2020-12-11

疯涨7000点!离岸人民币逼近6.50,结10万美元“损失7万元”!汇率运价双重夹击,外贸人接不接单都是亏!

转眼2020年就到了年末,对于所有外贸人来说,今年真是魔幻的一年。现在让大家头疼的,不止是暴涨的运费和难抢的集装箱,还有不断升值的人民币汇率。

近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又刷新近两年半的新高。

半年内人民币对美元涨幅超9%

12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下调9个基点,报6.5311。

微信图片_20201211171855.png

4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日内涨超100个基点,报6.5252,续创2018年6月以来新高。

7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进一步刷新近两年半的新高,一度触及低点6.5018。

截止今日发稿,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最低报6.5082。半年左右的时间内,离岸人民币从5月7日的7.1964的低点迅速反弹,涨幅约9.6%,疯涨近7000点。

微信图片_20201211171911.png

人民币汇率升值与美元指数走弱有很大关系。

美元指数今年3月20日升至102.99的高点,此后呈连续下跌走势,迄今累计跌幅超过10%。5月中旬以来,美元指数跌破100整数关,美元贬值趋势更为明显。

截止今日发稿,美元指数最低报90.88。

微信图片_20201211171918.png


结10万美元损失近7万元人民币

根据现在的汇率情况,假如现在结汇10万美元,要比半年前大概要损失近7万元左右人民币。

此外,年底运输旺季到来,导致欧美多港口出现拥堵,国内很多港口集装箱却极度缺乏。在这样的情况下,多家大型航运公司开始征收拥堵附加费、旺季附加费、缺柜费等附加费用。货主正在承受越来越大的运费压力。

涨幅较大的是北欧的同比增长率为196.8%,地中海的同比增长率为209.2%,美西和美东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61.6%和78.2%,最为夸张的东南亚各地运价上升了惊人的390.5%。

另外,不少业内人士都已表示,运价的高点不会到此为止,集装箱强势需求有望持续到明年一季度。

不少粉丝都在后台留言,表示今年的汇率和运价已经把订单利润都吃没了,接不接单都是亏。

 外市场文章留言

微信图片_20201211171935.png


美国经济增长疲弱,美元走势悲观预期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美联储将利率降至零,使得美国债券相对于欧洲与日本债券长期以来的收益率优势消失。这是现阶段美元贬值的主要原因之一。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近日指出:

  • 美国经济增长持续疲弱;

  • 量化宽松和低利率货币政策长期推行;

  • 政府财政赤字大幅增加;


影响市场不确定性的事件逐步落定,投资者避险需求减弱等因素交织影响,导致美元币值将长期被削弱。

有市场分析认为,美元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升值40%以上,现在进入贬值通道的可能性较大。

机构普遍对2021年美元指数走势持悲观预期,有的认为,美元贬值幅度可能超过10%。

人民币汇率相对于美元大幅升值原因

美元指数走弱的同时,非美货币“涨声一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升值,还得到自身强势基本面的支撑。

       11月份制造业PMI、非制造业PMI及综合PMI均创出年内高点,表明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动能增强,四季度经济增长有望加快。出口保持扩大优势,服务贸易逆差收窄。

  • 11月,东盟10国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5个国家正式签署RCEP,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这将吸引各国来中国投资,增加各国对人民币的需求。

    近期欧美疫情出现第二波和第三波形势,市场避险情绪较高。中国抗疫成效显著,经济复苏速度也领先全球,人民币资产配置热度不减。


  •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逐渐加深。

       近期发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当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特点,一是人民银行退出常态化干预,人民币汇率主要由市场决定;二是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三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经受住了多轮冲击考验,汇率弹性增强,较好发挥了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四是社会预期平稳,外汇市场运行有序;五是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促进了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

人民币新常态发展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王有鑫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大选结果最终确定后,金融市场将回归基本面定价逻辑,而新总统的当选不会改变美元长期下行趋势。

       他认为,“新总统上台将无法逆转上述前两个因素,避险情绪也将随着疫情的控制和疫苗研发出现突破而逐渐趋稳,因此,美元指数长期仍将继续下行。”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与其说人民币汇率进入新周期,不如说是新常态。具体而言,下一阶段,中国经济基本面好就会支持人民币汇率走强,这是基本逻辑。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后续人民币汇率仍有升值空间。超预期升值可能来自实体部门集中结汇、美元超预期下行;超预期贬值可能来自地缘政治因素超预期,但这些情形出现并引发汇率大幅超调的概率并不大。

       据中央结算公司发布的11月债券托管量数据显示,11月境外机构的人民币债券托管面额达到27663.36亿元,环比增加836.6亿元,同比涨幅达到47.88%,实现连续24个月的增持。受到美元走弱及人民币升值影响,外资增持人民币债券的意愿明显增强。很多海外机构增加了人民币债券在全球固定收益类投资组合中的比重,将其视为对冲美元贬值风险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