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市场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济市场 > 经济市场

从阿富汗采购商的反映看商品质量 时间:2019-10-29

      我们驻阿富汗办事处经常有朋友来,后来时间长了就有朋友带着朋友来,商业渠道的人多些,也有官员转而从商的,基本认为中国有他们可以采购的一切,而且给人们初始的印象是价廉物美,毕竟同等模样的产品,西方货是中国货的三到六倍,这是2002年到2008年的高低市场见识。然而往后就有了变化,阿富汗商家接触商品多了后,开始比较,发现便宜的未必性价比高,而且缺技术就谈不上维护,特别是电子产品和电器,简单维修也不会,自然要进口经济耐用的,连印度、伊朗的商品也开始趁机大举占领阿富汗批发商店,这是到2014年间的变迁。

      虽然对国内产品质量心里有数,那段时间还是查阅了很多资料,比如食品安全,许多国人都不清楚这个问题的严重程度。饺子里有杀虫剂,鸡蛋多次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豆芽里有尿素,冷冻浆果中的甲肝,陈年大米,啤酒中的甲醛以及地沟油。上面简短列举的这几样尚不足以反映全局,因为对每起被揭露的丑闻而言,都有数百起此类的案例并没有被公布,而且现在针对的只是食品。清华大学陈巧玲说这不只是食品安全的问题,提供这样的食品也践踏了人类乃至社会的基本底线和尊严。

鞋类批发市场 (1).jpg

       现实是一些人,或许是出于爱国心,坚持认为中国的商品决不比其它任何国家更糟,或者如果说更糟,仅仅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一切很快就会过去。但是市场的成长并不总能带来质量的改进。在《劣质的中国制造:内幕人士讲述中国制造业游戏的幕后战术》中,作者保罗·米尔德讲述了19世纪随着市场的扩大,中国丝绸制造商不断克扣在质量上的投入。迫使商人们不得不去别处寻求货源:“到1930年,日本的丝绸出口是中国的二倍。”

     竞争激烈也是产生这种现象的诱因,中国的制造商生产廉价商品是为了占领市场,因为在这样的市场,人们花不起钱也不愿花钱来买质量。消费者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中国假设想要质量,那么就买最好的,要不然就买便宜的。因此制造商并没有因为逐步改进产品质量而获得回报。

       然而阿富汗公司继续乞求中国的制造商,就像当地段子说的那样,上帝创造了生命,剩下的都是中国制造的。的确,中国的商品出口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回到本国制造可能会更安全,更迅速,或者在世界其它地方制造,但是存在成本问题,中国制造的标签在这里依然具有吸引力,因为中国足智多谋的制造商可以直接从样品开始着手,从而提供了更大的方便。

1572080922927870.jpg

       对于中国商品回答阿富汗人正常情况下只是一种理性。不是没有东西又好价格又低,只是极少特定情况下才有,当成噱头去追求、去冒进,都是短视要吃苦头。生活和工作在阿富汗的十多年中,也经常遇到阿富汗不同阶层的人问,为什么中国制造的产品这么差?德国日本的就好?我们只能回答:“价格不同自然美誉度不同。中国有很高端的产品、比如世界名牌很多就是在中国代工,质量很好。一些不同国家的商人要求低价产品,大部分厂家就根据成本牺牲质量,这种情况都有责任”。

    都知道并非所有中国产品都很糟糕。小米生产的手机基本与苹果手机没有两样,而价格却比苹果的低的太多,而华为手机在消费者满度指数方面也获得高分。然而,几只好的苹果无法弥补了整堆烂苹果造成的影响。那么造成如此多质量这么差的中国产品的原因是什么呢?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中国产品的劣质部分是经济发展时期阵痛结果,过于急功近利造成了竭泽而渔的暴富心理,最终伤害了消费者的信任遭到选择性抛弃。

001oYdSqzy7sTrU6Vy6d6&690.jpg

       其实,从情感上说,宁可让人家说东西贵、好,也不愿让人家说做的都是垃圾货。谈质量差的时候,很少人去追寻背后的价格和各方不同的问题构成的错误。可以说,价低质差不但坏了声誉,还浪费了大自然宝贵的资源,而资源是大自然有限的慷慨,过度透支最终难以为继。因此,经商做工业都需要平常心,保持基本质量,一步一个脚印让阿富汗市场认可,他们就再不会选择除中国以外的商品。